☎0516-69851111
这个秋冬季
热搜被各种病毒轮流刷屏
宝爸宝妈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11月22日
#合胞病毒#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有网友崩溃发问
“这又是什么!”
据北京流行病专家介绍,目前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强度已下降至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为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进入秋冬季以来,由于支原体肺炎持续流行,甚至出现甲流、新冠等叠加感染,导致我院儿科就诊量持续居高不下,院领导班子成员24小时实岗带班,指挥协调,调度全院力量应对儿科就诊高峰。增加儿科急诊出诊点位,调动全院具备儿科诊疗资质的医师支援儿科门诊,开通门诊输液通道,增加护理人员配置,确保诊疗安全。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名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RSV并不是新病毒,RSV是1956年从黑猩猩呼吸道分离出来的,因其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导致相邻细胞融合,细胞病变形成类似合胞体的结构而被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01、RSV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早期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往往伴发热。
02、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RSV感染是引起 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的症状,多见于婴儿及<2岁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患儿病初通常存在2~4 天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和流鼻涕,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和喂养困难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通过飞沫和接触被病菌感染的物体传播给其他人员。因此,患儿的陪护人员常常同时被感染。一般情况下,成人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会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往往起病突然。当病毒繁殖迅速,继发病毒性肺炎时,可以在3至5天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及发热,大多数病情较轻,予常规对症治疗后病情便可好转;若患儿出现发热持续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显,甚至有鼻翼偏动、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时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烦躁不安、喂养困难或脱水等症状,家长需及时送孩子就医。
如何预防?
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需养成良好的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注意保持手卫生,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多通风,勤消毒。婴儿等应尽量减少暴露,避免到高风险的儿童保育机构。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提升免疫力。比如,有些孩子紧张时容易吃手、有些孩子不洗手就吃饭等,学校要及时纠正。
专家推荐
韦星星
副主任医师
儿科主任
医学硕士,本科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部,2018年参加参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班培训学习。2019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学习。长年从事于儿科临床与教学工作,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急危重症疾病,对于小儿白细胞异常、小儿贫血,溶血性疾病、EB病毒相关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数篇核心论文期刊。
潘 耀
主治医师
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2018年参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班培训学习。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的疑难、难治性疾病,对儿童呼吸系统危重、疑难病的诊治有较深入研究,对儿童哮喘、婴幼儿反复喘息、慢性咳嗽的规范化诊治有较丰富临床经验。